300元快餐不限次联系方式qq_附近300元两个小时_同城附近200元二维码

  • 邮箱登陆
  •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

    浙江: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

    发布时间:2024-05-30 发稿部门:中国消费者报

    近年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质量认证牵引作用,推进小微企业精准帮扶,深化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努力当好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促进派”。连续2年获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评估第一名,国家区域提升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质量认证,各方“有感”

    浙江省深化认证精准帮扶,让企业“有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针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的问题,坚持全域全链推进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助力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不断扩大覆盖面,通过持续实施“百个行业、千家导入、万家培育”三张清单,已实现90个县(市、区)全覆盖,试点行业从2021年的童装、钢琴等23个扩大到地理信息、集成电路、养老服务等131个,同时创新打造“浙江质量在线”“浙里检”线上智能服务场景,开展认证服务“一网通办”75万次,进一步提升质量认证服务的可及性、覆盖面。另一方面,不断提升精准度,绘制18个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鱼骨图”、产业链“解剖图”和对策措施“生态图”,深挖小微企业质量难点痛点共性问题,去年共举办20余场“十链百业千企认证”对接服务活动,向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266亿元,为企业解决质量管理、工艺流程、节能降耗等关键问题1184个。

    推进认证集成赋能,让市场“有感”。持续推进质量认证强企行动,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和认证体系,吸纳18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组建“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累计发布“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3598项,4507家企业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6180张,其中国际证书560张,获证企业平均营收7.3亿元。持续推进内外贸产品“三同”行动,搭建全国首个省级“三同”数字化平台,发展“三同”企业1225家,上线“三同”产品1934种。精简优化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合理减免出口转内销产品CCC认证费用,推动国际合作互认、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

    放大认证增值效应,让群众“有感”。积极向绿色生态、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拓展质量认证工作范围,助力共同富裕,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推进产品增值,深化绿色产品认证改革试点,1112家企业获得了2376张绿色产品认证证书,其他涉绿产品认证证书8000余张。对标高端市场需求开展有机产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特别是运用质量认证培育“丽水山耕”农业区域特色品牌,目前获证企业722家,颁发证书906张,获证产品增效30%以上,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进服务增效,率先开展民宿服务认证,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目前累计颁发乡村民宿服务认证证书112张,获证民宿入住率保持在90%以上,民宿投诉量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同时,持续强化电动自行车、家用燃气具、儿童安全座椅等重点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深化养老服务和无障碍环境认证,有效守护公共安全、便利公共服务。

    立足四“向”,助企惠民

    向高而立、合力推进。浙江省把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相关部门主动参与、密切协作,形成同频共振、聚势而进的工作局面。比如,省级层面,推动质量认证提升行动纳入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内容,写入《浙江省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列入推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并联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百千万”提升行动方案;地方层面,各地以质量认证为牵引,从品牌建设、信贷支持等推出奖补政策192项。

    向新而生、探路先行。浙江省针对新情况新形势,不断拓展质量认证领域、创新质量认证模式,打造质量认证工作的浙江样板。比如,聚焦“双碳”目标,率先开展“双碳”认证国家试点,在纺织、电池、农林等领域率先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聚焦个体经济发展,率先在德清县开展国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改革试点,成立首个县级质量认证服务中心;聚焦开放提升,创新“浙江制造”一次认证、多国证书国际合作模式,促进“浙江制造”认证产品畅销国内外。

    向专而行、深入一线。浙江省深刻认识到质量认证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行业跨度大,必须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服务优良的技术专家帮扶队伍。因此,专门组建了1000余人的技术专家服务队,并实现动态管理,针对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深入基层企业一线开展精准化帮扶。例如杭州锦源装饰材料公司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生产工艺中出现的浸胶瑕疵、色相色差等问题开展诊断分析,制定技术攻关方案,并形成两项技术标准,解决了行业共性难题,企业产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

    向实而为、助企惠民。浙江省坚持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质量认证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把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作为助企惠民实事的重要内容,通过一次次实打实的帮扶,切实让企业得到新实惠、提升获得感。比如,绍兴市上虞区将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与幸福伞共富工坊建设相结合,通过“认证贷”授信、专家质量培训,有力提升了制伞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红利向村级下沉,带动3800余人增收致富。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2c548dcf578b44c4ac2ec34400ec559d.html

  • 上一篇: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首批国产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工作
  • 邮箱登陆
  • 旧版网站
  • 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

    浙江: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

    发稿部门:中国消费者报

    近年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质量认证牵引作用,推进小微企业精准帮扶,深化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努力当好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促进派”。连续2年获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评估第一名,国家区域提升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质量认证,各方“有感”

    浙江省深化认证精准帮扶,让企业“有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针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的问题,坚持全域全链推进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助力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不断扩大覆盖面,通过持续实施“百个行业、千家导入、万家培育”三张清单,已实现90个县(市、区)全覆盖,试点行业从2021年的童装、钢琴等23个扩大到地理信息、集成电路、养老服务等131个,同时创新打造“浙江质量在线”“浙里检”线上智能服务场景,开展认证服务“一网通办”75万次,进一步提升质量认证服务的可及性、覆盖面。另一方面,不断提升精准度,绘制18个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鱼骨图”、产业链“解剖图”和对策措施“生态图”,深挖小微企业质量难点痛点共性问题,去年共举办20余场“十链百业千企认证”对接服务活动,向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266亿元,为企业解决质量管理、工艺流程、节能降耗等关键问题1184个。

    推进认证集成赋能,让市场“有感”。持续推进质量认证强企行动,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和认证体系,吸纳18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组建“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累计发布“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3598项,4507家企业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6180张,其中国际证书560张,获证企业平均营收7.3亿元。持续推进内外贸产品“三同”行动,搭建全国首个省级“三同”数字化平台,发展“三同”企业1225家,上线“三同”产品1934种。精简优化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合理减免出口转内销产品CCC认证费用,推动国际合作互认、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

    放大认证增值效应,让群众“有感”。积极向绿色生态、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拓展质量认证工作范围,助力共同富裕,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推进产品增值,深化绿色产品认证改革试点,1112家企业获得了2376张绿色产品认证证书,其他涉绿产品认证证书8000余张。对标高端市场需求开展有机产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特别是运用质量认证培育“丽水山耕”农业区域特色品牌,目前获证企业722家,颁发证书906张,获证产品增效30%以上,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进服务增效,率先开展民宿服务认证,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目前累计颁发乡村民宿服务认证证书112张,获证民宿入住率保持在90%以上,民宿投诉量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同时,持续强化电动自行车、家用燃气具、儿童安全座椅等重点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深化养老服务和无障碍环境认证,有效守护公共安全、便利公共服务。

    立足四“向”,助企惠民

    向高而立、合力推进。浙江省把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相关部门主动参与、密切协作,形成同频共振、聚势而进的工作局面。比如,省级层面,推动质量认证提升行动纳入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内容,写入《浙江省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列入推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并联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百千万”提升行动方案;地方层面,各地以质量认证为牵引,从品牌建设、信贷支持等推出奖补政策192项。

    向新而生、探路先行。浙江省针对新情况新形势,不断拓展质量认证领域、创新质量认证模式,打造质量认证工作的浙江样板。比如,聚焦“双碳”目标,率先开展“双碳”认证国家试点,在纺织、电池、农林等领域率先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聚焦个体经济发展,率先在德清县开展国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改革试点,成立首个县级质量认证服务中心;聚焦开放提升,创新“浙江制造”一次认证、多国证书国际合作模式,促进“浙江制造”认证产品畅销国内外。

    向专而行、深入一线。浙江省深刻认识到质量认证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行业跨度大,必须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服务优良的技术专家帮扶队伍。因此,专门组建了1000余人的技术专家服务队,并实现动态管理,针对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深入基层企业一线开展精准化帮扶。例如杭州锦源装饰材料公司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生产工艺中出现的浸胶瑕疵、色相色差等问题开展诊断分析,制定技术攻关方案,并形成两项技术标准,解决了行业共性难题,企业产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

    向实而为、助企惠民。浙江省坚持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质量认证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把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作为助企惠民实事的重要内容,通过一次次实打实的帮扶,切实让企业得到新实惠、提升获得感。比如,绍兴市上虞区将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与幸福伞共富工坊建设相结合,通过“认证贷”授信、专家质量培训,有力提升了制伞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红利向村级下沉,带动3800余人增收致富。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2c548dcf578b44c4ac2ec34400ec559d.html

  • 上一篇: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首批国产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