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用品行业,优化合作共享机制,开展联合缺陷调查、质量帮扶、产品召回、信息发布等一系列质量提升行动,形成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联合响应、协同处置的区域共振效果——日前,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消费品召回技术机构(以下简称“长三角技术机构”)选取产品风险较大、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儿童用品行业,联合开展2024年长三角儿童用品质量提升行动,筑牢儿童产品质量安全网。
今年,长三角技术机构以缺陷产品召回为切入口,以促进儿童用品产业提升为目标,合力提高儿童用品产品质量,共同撑起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伞”,通过监督抽查、市场购检、风险监测、线索转办等多渠道收集儿童用品缺陷信息,加强技术研判,提升召回质效。截至今年9月,长三角共实施缺陷儿童用品召回58次,涉及产品47.07万件。其中,上海市召回26批次,产品109697件;江苏省召回7批次,产品6178件;浙江省召回10批次,产品34576件;安徽省召回15批次,产品320271件。按召回次数统计,儿童玩具类、儿童服装鞋帽及饰品召回次数居前两位,分别占39.66%和31.03%;按召回数量统计,儿童用纸制品居首,占65.86%。
此次质量提升行动发现的缺陷产品中,不符合国家标准是引发召回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84.48%,产品达标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非标准符合型缺陷类产品共9批次,其中5批次是存在危险锐利尖端,可能致儿童划伤。长三角“三省一市”将该问题列入重点监测目标,开展市场购检、助企提质等多种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该类产品缺陷的发生。此外,因设计、制造、标识原因被召回的缺陷儿童用品分别为23批次、30批次、5批次,各占40%、52%、8%。跨区域委托制造生产是目前召回监管的一大难题,长三角区域通过召回技术合作,促进建立数据互通、信息互动、工作互促,顺利完成9批次1.45万件产品的跨区域召回。
今年的质量提升行动中,长三角各省市还结合当地特点及自身优势,通过一系列创新、高效、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力保障儿童用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产品缺陷对儿童的潜在伤害。上海市通过“上下”联动、“前后”发力,“线上+线下”全渠道联动,“前市场+后市场”全过程发力,“校园+社区+企业”全覆盖宣传等,全渠道排查产品流通和召回情况,确保缺陷产品召回形成闭环;以“心服务”缺陷召回绿色通道工作站及“心服务”消费品安全宣传工作站为依托,不断拓展宣传维度。江苏省夯实召回工作基础,深化宣传教育,精准施策;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涵盖国内外召回信息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知识图谱,为智慧监管提供支撑。浙江省不断完善召回机制,持续推进合作机制;与市场监管总局召回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儿童蒸煮厨具等消费品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围绕玩具、童车、学生文具等儿童热点消费品开展市场购检及风险研究,创新伤害监测机制,将伤害信息监测点、风险信息监测站实施统一管理,形成《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站点运行管理规范》。安徽省聚焦校服行业,严把校服质量安全关,守护学生成长的“第二层皮肤”;强化校服产品省级监督抽查任务,及时掌握校服质量动态;出台《安徽省校服质量管理双送检操作指南》,推行校服“双送检”制度,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常见的缺陷原因,规范校服采购流程,营造良好校服市场环境。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adb3ebe7ec924a208662e5395ceeaedd.html
聚焦儿童用品行业,优化合作共享机制,开展联合缺陷调查、质量帮扶、产品召回、信息发布等一系列质量提升行动,形成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联合响应、协同处置的区域共振效果——日前,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消费品召回技术机构(以下简称“长三角技术机构”)选取产品风险较大、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儿童用品行业,联合开展2024年长三角儿童用品质量提升行动,筑牢儿童产品质量安全网。
今年,长三角技术机构以缺陷产品召回为切入口,以促进儿童用品产业提升为目标,合力提高儿童用品产品质量,共同撑起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伞”,通过监督抽查、市场购检、风险监测、线索转办等多渠道收集儿童用品缺陷信息,加强技术研判,提升召回质效。截至今年9月,长三角共实施缺陷儿童用品召回58次,涉及产品47.07万件。其中,上海市召回26批次,产品109697件;江苏省召回7批次,产品6178件;浙江省召回10批次,产品34576件;安徽省召回15批次,产品320271件。按召回次数统计,儿童玩具类、儿童服装鞋帽及饰品召回次数居前两位,分别占39.66%和31.03%;按召回数量统计,儿童用纸制品居首,占65.86%。
此次质量提升行动发现的缺陷产品中,不符合国家标准是引发召回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84.48%,产品达标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非标准符合型缺陷类产品共9批次,其中5批次是存在危险锐利尖端,可能致儿童划伤。长三角“三省一市”将该问题列入重点监测目标,开展市场购检、助企提质等多种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该类产品缺陷的发生。此外,因设计、制造、标识原因被召回的缺陷儿童用品分别为23批次、30批次、5批次,各占40%、52%、8%。跨区域委托制造生产是目前召回监管的一大难题,长三角区域通过召回技术合作,促进建立数据互通、信息互动、工作互促,顺利完成9批次1.45万件产品的跨区域召回。
今年的质量提升行动中,长三角各省市还结合当地特点及自身优势,通过一系列创新、高效、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力保障儿童用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产品缺陷对儿童的潜在伤害。上海市通过“上下”联动、“前后”发力,“线上+线下”全渠道联动,“前市场+后市场”全过程发力,“校园+社区+企业”全覆盖宣传等,全渠道排查产品流通和召回情况,确保缺陷产品召回形成闭环;以“心服务”缺陷召回绿色通道工作站及“心服务”消费品安全宣传工作站为依托,不断拓展宣传维度。江苏省夯实召回工作基础,深化宣传教育,精准施策;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涵盖国内外召回信息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知识图谱,为智慧监管提供支撑。浙江省不断完善召回机制,持续推进合作机制;与市场监管总局召回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儿童蒸煮厨具等消费品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围绕玩具、童车、学生文具等儿童热点消费品开展市场购检及风险研究,创新伤害监测机制,将伤害信息监测点、风险信息监测站实施统一管理,形成《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站点运行管理规范》。安徽省聚焦校服行业,严把校服质量安全关,守护学生成长的“第二层皮肤”;强化校服产品省级监督抽查任务,及时掌握校服质量动态;出台《安徽省校服质量管理双送检操作指南》,推行校服“双送检”制度,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常见的缺陷原因,规范校服采购流程,营造良好校服市场环境。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adb3ebe7ec924a208662e5395ceeaedd.html